Rita高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前几年的六月初向来是不觉得高考和填报志愿什么的是重要的事情的。去年六月时看了花碳的LIVE,之后又在准备去美国的事情;而大二那一年的六月则是沉浸在即将和SPK48前往骨科就诊的期待之中。今年的Rita也没有特别关注高考的事情;只是突然发现到了填报志愿的时间,因为永远讨厌你校所以想转载一下隔壁的招生广告;后来想了想其实并不是清华或是隔壁的问题;转载招生广告又需要复制很多文字和图片,还要向隔壁官方公众号的负责人获得许可,越想越觉得好麻烦,所以果然还是不了。
Rita高考的那一年,在差不多这个日期里看到的是一个除了经管光华之类的都比较稳的分数。那时的Rita心中清华还只是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其化学还不如北大。后来因为无法拒绝招生组让Rita到清华看一看的邀请,所以分别去清华和北大的校园走了一圈。因为觉得北大校园看起来比较破旧(或许是因为北大化院在校园外)所以来了你校。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后悔过来到你校”,直到现在也没有后悔过。清华的各种问题,是清华的问题,而不是清华的学生的问题;Rita讨厌的是清华,而不是在清华遇到的无数可爱的人们。在这个自己永远讨厌的地方遇到自己永远喜欢的人们,这件事Rita一次都没有后悔过。不去喜欢如今喜欢着的可爱的人们,而从一开始就到另一个地方认识如今不认识的人们,Rita是做不到这种事的。
那么如果不是清华的话就好了吗。想想就知道以Rita的性格无论是去哪里,Rita最后都会向那里宣战的吧。Rita不是什么带教育家,至多也只有领导个位数的人的小团体的经验,尽管如此却有着喜欢那么多人的经验。不是以信任和爱维系的组织形态是无法让Rita满意的。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天性,而不是为了将人的天性中施教者不喜欢的部分剔除;大学教育是为了让人变得自由,而不是让人变成工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依靠的是领导者的担当,而不是复读口号的能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也丰富到可以写无数本书,而不是用一句口号就能说完的东西。这样想来,国内的大学可能也没有什么能满足Rita的口味;Rita虽然有两段去国外大学的经历,却只是去那里做了研究,而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大学精神,所以也不敢保证世界上会有能让Rita满意的地方。不过存在一点未知的希望总是要强于完全否定;所以如果再有人问Rita去清华还是去北大的话,Rita只会回答,出国吧。广阔的世界里说不定真的会存在真正以人的天性的解放为目标的学校呢。
想来Rita的母校好像还比清华更像大学一点。那是一座位于闭塞的山城中的高中;那里的人的眼界没有清华的人那么开阔,却恐怕比清华的人更有大学精神。毕竟爱与自由就是当时还除了学术之外一无所求的Rita在那里学到的东西呢。
所以说教育不一定让人的生活状况变好。如果Rita没有被教给爱与自由的话,七年后(从高一开始计算)应该会比现在更幸福一些的吧;可是Rita不后悔。受教育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获得优渥的生活条件;只是为了获得良心的通透,为了发现自己心的形状,为了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Rita是这样相信的;如果读过漫长的前文后读到这里的人有相同的想法Rita就很开心了。
理想,爱,自由。接下来就是良心,操守和审美。既不会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也从来不会让人活不下去。为了理想,爱与自由生活,Rita永远喜欢这样的人,永远羡慕这样的人。
如果有一天这些真的让什么人活不下去的话,就请他来Rita的BSJ Institute吧。BSJ Institute和世界一流大学不一样,不会招生,也希望在Rita的一生中只维持Rita一人的规模,但是如果有什么信仰着理想,爱和自由的人来到这里的话。
Rita会要求ta请自己吃饭(笑